“电商新秀”耗尽力气 贝店欠6000万跑路
2021-08-11 17:13:44  来源: 电商报  
1
听新闻

上百供应商上门追债,杭州总部已人去楼空

我们“贝店”的核心有两个:第一个是店主和会员,第二个就是卖货。

2020年的那个冬天,站在聚光灯下的贝贝集团总裁张良伦,正意气风发地向大家分享着关于“贝店”的核心理念。

那时的他或许不会想到,仅仅半年时间,这个曾获得百亿估值的电商平台落得如此下场。

“贝店拖欠货款,请张良伦先生给我们一个解释!”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一则标榜着“贝贝网拒退商家保证金,最长已达200多天”的短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网友热议。

在视频中,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们纷纷拿着大大小小的纸板、横幅围堵在贝贝集团的总部,哄吵之下,有人神色焦虑地来回踱步,有人则无奈地拿起手机,因为无论闹出多大的动静,也不会得到回应。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愿意离去。

据报道,从今年4月份开始已存在退款现象。从那时开始,陆续有商家察觉到苗头不对,不停催促“贝店”负责人给出一个准确的还款方案和日期,平台当时回复在8月6号会给出答复,然而在当天,又出尔反尔。

“现场这边有两个500万的,加起来就1000万了,我自己15万。”现场一位供应商向记者说到。

(一位商家被拖欠款记录)

据了解,这些商家自发建立了维权群,截至8月9日,群人数已超过1000人,经过粗略统计,被拖欠款金额超6000万。已经被记录上的人数尚且如此多,更何况还有一些并不知情的商家正陆续进群,这说明欠款的总金额还在增加。

微信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得知贝贝店已经转移了办公地点的消息更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绝望又愤怒的批发商们直接杀去了贝贝集团总部,却发现总部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个负责公关的小姑娘来稳住局面。

抱着死磕到底的决心,这些商家以及供应商们分批次地守在不同的楼层,被窗帘遮住阳光而显得黑黝黝的办公室里,除了催款人不停晃悠的身影之外,剩下的还有墙上那句响亮的话语:“让更多人过上美好生活!”

事实上,这场有如滚雪球之势的欠债风波早已苗头。

从2020年开始,在电诉宝、黑猫投诉等网络纠纷服务平台上已陆续用户投诉,反映贝贝集团旗下“贝店”、“贝仓”入驻店铺均有违背承诺,退店不退保证金的情况。

此外,据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贝店”还涉嫌存在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商品质量、网络售假、货不对板、退款问题等,种种恶评影响之下,“贝店”甚至曾一度被消费者评价“不建议消费”。

诚然,盘旋于互联网之上的商战犹如战场,更何况在社交电商的赛道上早已人潮拥堵。残酷竞争之下,守不住消费者的口碑,就是守不住自己的核心阵地。

即便是怀揣着“让更多人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在短暂地拥抱了一下消费者和商家之后,贝店走向落幕已成必然。

平台之争落败后,供应商成了被割的韭菜

作为社交电商领域的典型代表,贝店也曾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候。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7年7月正式上线开始,仅花了百天时间,订单量便破了百万,之后更是一度在中国移动互联网APP增速榜上位列第一,同时也收获了高瓴资本、襄禾资本、红杉资本等多家机构的投资。

一天时间卖出800多万吨的纸巾;一天时间卖出140万个柚子;一个月内卖出1亿斤农产品……

在一个又一个销量奇迹的背后,不难看出,这种通过社交分享来实现消费者、店主和供应端三方链接的这种“贝店模式”最初也受到了多人追捧。

十年一觉平台梦,或许那个时候,站在“贝店”背后的主创团队、中小店主,还有大大小小的批发商都曾希冀过,自己能够同这个生机勃勃的平台一同崛起,一同致富。

然而天不遂人愿,放眼时代风口,从蘑菇街、云集再到贝店,正当这些电商“新秀”为了成为下一代“淘宝”、“京东”而拼命下注的时候,谁能想到,喊着“砍一刀”的拼多多三年书写赴美上市的神话,成了最终赢家。

前有巨头围剿,后有新手点击,危机之下,走向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据相关报道,在后推出的内仓线下扩张受阻之后,今年4月,贝贝集团推出了一个名为希美的新平台,以工厂代工产品,公司负责贴牌的模式走向新品牌的赛道。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曾透露:“这项新业务是为了解决集团疲软的老业务而推出,而业务疲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所属各平台间会员体系无法互通,店主卖货的积极性正在不断降低。”

诚然,危机之下,弃车保卒,注重新鲜血液的培养输出固然无可厚非,只是这次转型的“阵痛期”下,却让无数供应商成了被割的韭菜。

“贝店做了个自主品牌新项目叫希美,都说贝店把商家的货款挪用去给希美进货了!”

正如一位服装商家向记者透露,有不少人认为,如今“欠债难还”糟糕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贝贝集团在用全部资源做希美,让他们成了陪跑的倒霉蛋。

追逐时代的风口,是一场耗尽体力的马拉松

“我们寻求的不是破坏,而是创新,但是有时候,成功的创新却会造成破坏。”

正如贝索斯所言,电商的本质是对传统商务颠覆,惊人的破坏力之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漩涡之中,有人抓住了机遇,有人却只是成为了疲于奔命的“追风少年”。

倘若梳理贝贝集团一路的商业脉络便可发现,2014年垂直电商正火,集团推出贝贝网,入场母婴赛道,一时风头无两;2017年,社交电商出现了,集团又转换赛道,推出贝店,成为了杭州电商三巨头;2019年,库存电商成为风口,又推出品牌特卖平台贝仓;如今,旧业务疲软后,再次转型,踏入新品牌。

于是,一次又一次的“追风之旅”,如同一场异常漫长的马拉松,让那个曾经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电商新秀”耗尽了力气。

据了解,截至目前,这场声势浩大的围堵活动随着政府的介入而进入尾声,那些曾蹲守在现场的商家和供应商们已经开始推进法律程序。

“社交电商是一个靠商家尾货库存生存的市场,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整体业务处于反复波动状态。”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贝店追风之旅的终途,也可能是行业动荡的隐形表达。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