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见到陈岚时,已接近深夜,忙了一天,她终于能腾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
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习以为常。
前不久,陈岚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不过获奖也没能让这位“工作狂”放慢脚步。
“我只是航天队伍中的一员,还有很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默默奉献着。”面对荣誉,陈岚如是说。
从“杂家”蜕变为“台柱子”
198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陈岚这个川妹子就来到了西安分院。这一干,就是36年。
“刚来到这里时,条件还有些艰苦。”陈岚回忆道,当时单位周围全是麦地,仅有一辆公交车途径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在西安分院,陈岚是航天队伍里的“杂家”,这得益于她入职初期的经历。从设计岗开始,与航天工程相关的众多岗位,她基本都干过。
正因为干过的岗位多,陈岚非常熟悉整个型号的研制过程。在参与神舟飞船研制任务时,她凭借已有积累,游刃有余地协调处理完成了各类事务。
在同事们眼里,陈岚永远是团队里最忙的一个。她是项目组的“大管家”,既要充分理解上级用户和总体单位的需求,还要将其准确地传达给院内基层工作人员,把任务合理地安排下去,确保如期保质完成。
慢慢地,陈岚成了西安分院载人航天研制队伍里的“台柱子”。对于自己在队伍中的角色,她谦虚地说:“在整个神舟飞船的研制过程中,自己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靠信念走过16载探月路
从嫦娥一号任务开始,到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任务,陈岚和“嫦娥”相伴整整16年。
在参与嫦娥系列任务中,陈岚带领团队研制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确保飞行器能够安全落月;为人类第一颗月球中继卫星提供的测控分系统、中继通信分系统、天线分系统等核心产品,保证了嫦娥四号与地面永不失联;研制的测控天线、数传子系统等设备有效保障了信息传送。
“测控天线,就好比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手机’,在地月转移、变轨环月、交会对接等阶段,‘嫦娥’也能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陈岚说。
研制嫦娥五号相关产品,陈岚带领团队整整耕耘了10年。研制过程以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整体技术难度又超越前四次。十年磨一剑,他们突破多重技术难题,为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十几年的探月任务中,我们遇到过不少技术难题,但队员们从未退缩,大家都有一股拼劲儿,即使再艰难,我们也坚信没有攻破不了的难关。”陈岚说,团队里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信念感。在嫦娥三号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她和团队经常要先讨论问题、找出方案,再去做试验验证,最终连续攻关整整40天才得以把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