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五十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发大厅响起掌声
2020-06-24 15:29:0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
听新闻

6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夏虫轻鸣。伴随着轰鸣巨响,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插云霄。

2020年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立50周年。五十年来,该中心在北斗“母港”追梦奋斗创奇迹,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追梦五十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故事源自1970年冬天。那年,一支神秘队伍从茫茫大漠戈壁出发,来到深山峡谷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从此,西昌航天人立志在这片红军长征“彝海结盟”之地,为祖国腾飞架起“通天梯”。

1984年4月8日,搭载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的长征三号火箭像一个巨大的火把横空出世,让彝族同胞惊叹不已。该卫星的成功发射,让中国人在3.6万公里的赤道上空开辟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回忆起那天,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眼里闪烁着激动:“任务成功后,我们几个30多岁的汉子高兴地在地上打滚……”聂荣臻元帅在贺信中称赞道,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能发射同步卫星,这是了不起的飞跃。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为探寻出路,西昌航天人与航天工业部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在国内发射场率先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起一整套组织指挥、技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管控制度规范,推动中国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50载追梦征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涌现出“西昌航天百战群英”“01指挥员天团”“刀尖上的舞者”等一大批航天战将、科技精英、金牌工匠,还有32名烈士为了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奋斗五十年

50年前,奋斗的轰鸣声打破了安宁河畔的寂静。为了赶在雨季到来前完工,1000多名抢建者分成3批,冒着雨雪,顶着寒风,跳进冰冷刺骨的河里建造大堤实施截流。

面对突如其来的决堤,他们甚至来不及脱掉棉衣棉裤便跳进河水,硬是用身体组成了人墙……后来,为纪念西昌航天人在进军太空中迈出的第一步,这座大桥被命名为“长征桥”。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这首流传至今的歌谣,正是对西昌航天人艰苦生活最形象的写照。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座发射塔架竣工验收,到2014年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全面建成,一代代西昌航天奋斗者铺路奠基、接续奋斗。

1992年3月22日的“澳星保卫战”,棕红色的毒烟弥漫在发射塔架周围,加注满燃料的火箭随时都有倒下炸毁的危险。危难关头,西昌航天人“逆行”跑向塔架抢险,用命保住了卫星、火箭,保住了发射场。

2019年10月31日,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已经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5.1级地震,西昌航天人再次勇敢“逆行”,保证了北斗组网任务顺利推进。

曾有这样一份数据:长期奋战在西昌任务一线的已婚工作人员两地分居比例高达80%;为备战高密度任务,双休日变成工作日,2018年累计352天执行任务……西昌航天人用奋斗和执着,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发射任务。

奇迹五十年

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实施20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新纪录,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再次创造了“中国速度”。

“中心与北斗共成长,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史也是中心发射能力的快速提升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表示,为满足北斗高密度组网发射需求,中心综合测试发射能力不断跃升,相比20年前提高了4到5倍。

一个个里程碑,如耀眼的星辰屹立在西昌航天探索浩瀚宇宙的时光长河中:从14个月建成“亚洲第一塔”到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从探月工程6次稳定“零窗口”发射到59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从长七、长五火箭首飞成功到“超级2018”圆满收官……该中心历史上不乏“奇迹”,许多战例更是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的传奇。

举北斗,顶风云,托嫦娥,铸天链……半个世纪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第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航天“首次”。

从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问鼎苍穹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50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153次“长征”求索,向星辰大海大步迈进。(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