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方:遥感能提供肉眼看不到的信息 提高国家和政府的决策能力
2019-11-22 15:04:08  来源: 新华网  
1
听新闻

科技部自2012年启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此前已连续7年发布18个专题报告,为国家重大战略、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撑。

针对11月22日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4个专题报告,新华网邀请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副组长、灾害专题责任专家牛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大宗粮油作物专题编写组组长吴炳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土地退化专题编写组组长高志海等三位参与报告编写的专家做客新华访谈,进行专业解读。

图为三位专家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 周靖杰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每年都会发射各种类型的遥感卫星,遥感技术也不断提升,但是老百姓对遥感技术还很陌生,卫星遥感到底是怎么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的?和百姓生活相关的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遥感手段监测到的?

牛铮:现在遥感技术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送外卖需要有地图,打车也需要地图数据,这些地图很多都是由遥感数据生成的,随着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动态相关地图的变化更新也可以传输。

从政府决策层面看,遥感技术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城乡建设用地、农作物估产、生态环境监测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对整个周围环境进行判断。

实际上,遥感卫星是从高空看,而且不仅用可见光来看,还要热红外、微波等波段来看,这些卫星围绕着地球运转,地球上发生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变化甚至灾害,我们都可以实时获取信息。

吴炳方: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有几个特点,一是高频次观察地面,比如气象卫星每15分钟、每半小时可以把全球的云图扫描一遍,周期性地监测地面的变化。

第二,全覆盖进行监测,不是抽样性的,不是只看一个点,而是要监测整个范围。全国、北京、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的特点。

第三,遥感利用的光谱信息。我们说眼见为实,人类肉眼看到的是光,遥感用的光谱远远超过人类肉眼看到的信息,它能够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多仅凭肉眼看不到的信息,更好地提高国家和政府的决策能力,也可以提高每个人生活的获得感,让人民更多关注环境。比如,通过遥感监测雾霾,就可以帮助国家制定治理雾霾的政策。

具体到全球大宗粮油监测,遥感首先能够判断农业气象条件。今天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生态区的降雨、温度、条件怎么样,是否适合农作物生产。在此基础上判断今年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耕地应用情况,通过一系列的监测可以得到这一地区今年的粮油产量。这些信息与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决策和居民生活、粮食价格波动幅度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高志海:遥感就是从空中照相,遥感照相机比大家玩儿的照相机高级很多,孔径很大,如果小就照不了多少东西。空中有多种平台,卫星、飞机、无人机等,不同的平台可以搭载不同的相机,可以根据监测目标搭载不同的相机。

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大尺度的,如果用其他手段远远达不到监测变化的要求,只有遥感才能做到这种大尺度的监测。

此次“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承担了全球土地退化的监测,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只有遥感能解决如此大尺度的监测工作。如果依靠人工调查,十年八年也调查不出来,而遥感是在短期内就把这项工作完成了,并且可以保证精准度。(记者 陈听雨)

责编: